中医复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65|回复: 0

王东海 中西汇通 五脏生病在不同时间段上的表现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7

帖子

161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61
发表于 2021-10-19 14: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脏生病在不同时间段上的表现
王东海 中西汇通

为了普及中医知识,方便大家认识疾病,王东海老师继《中医说梦》后又辑录了《黄帝内经》中关于疾病在不同时段表现的内容,并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中的相关内容和中医“火神派”的相关观点作为附录编撰在一起,以相互补充和印证。
五脏生病在不同时间段上的表现
强调“天人相应”的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小宇宙,天体大宇宙;人与大自然存在许多一一对应的联系;各脏器生的病,与不同的时间段有诸多微妙的联系。不同的时间段(季节,日子,时辰)有不同的五行属性。以季节而言,春的五行属性为木,夏的五行属性为火,长夏为土(又,四季中的最后十八天为土),秋为金,冬为水;以日时而言,甲乙属木, 丙丁属火, 庚辛属金, 壬癸属水, 戊己属土。
《内经》说:
肝脏有病,若是小病在夏季应当会愈(得天时之助而愈),若属于较重的肝病在夏季还不愈,到秋季病情就要加重(得天时之克伐而加重);如秋季不死,至冬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来年春季,病即好转(得天时助而好转)。因风气通于肝,故肝病最禁忌受风。有肝病的人,愈于丙丁日;如果丙丁日不愈,到庚辛日病就加重;如果庚辛日不死,到壬癸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甲乙日病即好转。患肝病的人,在早晨的时候精神清爽,傍晚的时候病就加重。到半夜时便安静下来。
心脏有病,愈于长夏;若至长夏不愈,到了冬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冬季不死,到了明年的春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夏季病即好转。心有病的人应禁忌温热食物,衣服也不能穿的太暖。有心病的人,愈于戊已日;如果戊已日不愈,到壬癸日病就加重;如果在壬癸日不死,到甲已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丙丁日病即好转。心脏有病的人,在中午的时候神情爽慧,半夜时病就加重,早晨时便安静了。
脾脏有病,愈于秋季;若至秋季不愈,到春季病就加重;如果在春季不死,到夏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长夏的时间病即好转。脾病应禁忌吃温热性食物即饮食过饱、居湿地、穿湿衣等。脾有病的人,愈于庚辛日;如果在庚辛日不愈,到甲乙日加重;如果在甲乙日不死,到丙丁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戊已日病即好转。脾有病的人,在午后的时间精神清爽,日出时病就加重,傍晚时便安静了。
肺脏有病,愈于冬季;若至冬季不愈,到夏季病就加重;如果在夏季不死,至长夏时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秋季病即好转。肺有病应禁忌寒冷饮食及穿的太单薄。肺有病的人,愈于壬癸日;如果在壬癸日不愈,到丙丁日病就加重;如果在丙丁日不死,到戊已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庚辛日,病即好转。肺有病的人,傍晚的时候精神爽慧,到中午时病就加重,到半夜时变安静了。
肾脏有病,愈于春季;若至春季不愈,到长夏时病就加重;如果在长夏不死,到秋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冬季病即好转。肾病禁食炙过热的食物和穿经火烘烤过的衣服。肾有病的人,愈于甲乙日;如果在甲乙日不愈,到戊已日病就加重;如果在戊已日不死,到庚辛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壬癸日病即好转。肾有病的人,在半夜的时候精神爽慧,在一日当中辰、戌、丑、未四个时辰病情加重,在傍晚时便安静了。
附:
1、《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讲的五脏功能太过与不及所表现出来的病症——
人身肝木之气,疏泄不及,则现无汗、尿少、粪难、腹痛、胁痛、妇人月经来迟等病。疏泄太过,则现自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妇人白带,月经来早等病。疏泄不及者,水中的火气不足;疏泄太过者,肺气不足也。
人身肺金之气,收敛不及,则现汗多、头晕、发热、咳逆、上气、遗泄、尿多、痿软等病。收敛太过,则现恶寒、粪艰、胸闷、无汗等病。收敛不及者,肝气过于疏泄;收敛太过者,心火气不能宣通也。
人身心火之气,宣通不及,则现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宣通太过,则现舌痛、喉痛、心跳、心烦等病。宣通不及者,木火之气虚。宣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
人身肾水之气,封藏不及,则现阳越,头晕、发热、足肿等病。封藏不及者,金气收敛之力衰,木气疏泄太过也。肾水无封藏太过之病,肾水愈能封藏,阳根愈坚固也。
人身脾土之气,运化不及,则现腹满、停食、上吐、下泻、四肢不举、全身倦怠等病。土气填实,则不能运化也。
人身相火之气,燔灼不及,则现下寒、肾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气少也。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降于水中,水中有火,则生元气。相火不降,则燔灼于外,而发烧热也。外之烧热愈大,内之相火愈少也。
2、各脏生病常见的表现症状
肝病常见的表现症状:口苦或口干涩,眼角痒,易起红血丝,易起黑眼圈,恶心、厌油腻、食欲差、全身乏力,呕吐,腹泻,两胁胀痛,全身乏力易疲劳,爪甲欠光泽易脆裂,皮肤暗晦欠光泽,发枯,转筋,多梦纷纭,易惊,盗汗,卧不宁,怕闻金属碰撞声,巅顶痛,四肢厥,吐涎沫;少腹阴部拘急.
心病常见的表现症状:心悸、欲得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有刺痛感或绞痛感或更在痛时口腔生有异味感,舌尖红艳,唇舌生疮肿痛,头晕眩晕,脸皮苍白或面带暗黑色,多言,笑不休,闷闷不乐,少言,失眠,健忘,手心热,心中大热,胸口出汗等。
脾病常见的表现症状:腹满作胀、怕食用生冷,脘腹痛、食少便溏,黄疸、嗜卧,身重乏力、肢冷,脱肛,呕吐,四肢欠温,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唇上生带白色有汁之疮,懒言,口甜,舌淡,舌强痛,失血难止,足背痛,脐痛,喜噫(饱食后胃气上逆的状态)。
肺病常见的表现症状:咳嗽,气喘,流涕,易患感冒,皮肤燥干,毛发焦,咽喉干痒,鼻气不利,多尿,面色淡白,自汗,无缘由地想哭,缺盆中痛,咯血,右少腹胀痛,皮肤痛或麻木,爱叹息。
肾病常见的表现症状:面色黑,口渴,气力虚弱不耐久劳,两耳或鸣或聋,腰痛不易俯仰,遗精,膝以下清冷,腰膝酸软,冬天手足冰冷,舌燥咽干,善忘,足跟易痛,腹大胫肿,喘咳气不下达,水肿皮肤按之如泥不起,意志不乐,豪情难生,闻水声而生尿意,夜尿频多,骨热易烦,小便赤黄,唾血,饥不欲食,善恐。
3、火神派辨阴虚与阳虚用到的常见症状——
阴虚: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面目唇口色红,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口渴饮冷,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烦躁谵语,或潮热盗汗,干咳无痰,饮水不休,着衣比常人单薄,小便易现黄红浊色,大便常需久坐或秘结。
阳虚:着衣厚于常人,小便清白,气息微弱,少气懒言,体倦嗜卧,畏寒肢冷,肢体浮肿,脉沉微无力,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耐夏不耐冬,易感冒。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声低息短,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淡白,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于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民间中医拿证难,难于上青天!
从民间中医考核上岗看中医的困境!
最好的全科医生就是中医,未来前途无量!
中医应全面终止《医师资格证》,改用临床考试!
世界都开放中医治疗,唯有中国还对中医设限!
与其规范“非法行医”,不如全面放开!
中国要实现全免费医疗,非中医不可!
治癌用西医必死,用中医应该这样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复兴讨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