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复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25|回复: 0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临床思维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15

帖子

9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7
发表于 2021-12-7 09:4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知道,胡老经方医学体系的基本特点有三:1.明确指出《伤寒论》代表的经方医学体系不同于《黄帝内经》代表的医经体系。2.六经来自于八纲,六经实质是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上的三阴三阳;辨六经就是辨八纲。3.临床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辨方证是辩证论治的尖端。

胡老先生深研经方,早在20世纪60年代所做的《伤寒论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中,既明确提出“六经来自八纲”《人民日报》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解决了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

胡老经方医学的临证思路,强调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临床当先辨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再辨病性(大的方面为阴阳,具体为寒热、虚实)。

李某,男性,78岁,2017年2月27日首诊。患者有间质性肺病病史,在外院服用中药治疗后,因汗出过多而就诊。近一周活动及饮热后汗出明显,汗出后恶风恶寒;上颚干,喜饮热水;一侧鼻孔有青涕;便溏,纳可;舌淡苔根厚,左脉沉,右脉沉濡。

临床思路分析:本案为老年患者,间质性肺病,此次就诊以汗出过多为主诉。经方临证,当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患者恶风恶寒,流青涕,辨为表证;便溏、脉沉、饮热水,为里寒阴证之太阴病。整体病性属虚、属寒,属于阴证。本病为少阴太阴合病,汗出多,故给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黑附片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3片。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2017年3月13日二诊:汗出大减,恶风恶寒减,上颚干减轻,大便未成形,右脉沉濡,左脉沉弱。舌根苔黄,厚腻。
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黑附片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3片,焦山楂15克,焦神曲15克,焦麦芽15克,佩兰10克。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冯世纶教授指出:“人体所患疾病,在表的病证可概括为两类:一类为阳实热之体,正气相对旺盛,症状反应有发热恶寒者,为在表的阳证,也既太阳病;一类为阴虚寒之体,气血沉衰,反应有无发热而恶寒者,为在表的阴证,与太阳相对,当指少阴病。” 并进一步明确:“经方的少阴病是属六经的表阴证,既邪在表而呈虚寒一类证候者。”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二十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柯琴曰:“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中,大补表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汗止津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

本患者上颚干,因为整体属于阴证,局部上颚干的原因是太阴病的水饮内停证,津液不化,不能濡润而导致的上颚干,并非内热津伤,所以不能清热生津。故加茯苓,白术以运化水饮。方证相应,故能取效,因此二诊患者非常高兴,效果明显。

经方临证,不应当被西医的病种诊断所干扰。当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从而治愈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复兴讨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