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医复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77|回复: 15

五运六气一体化之集中程度混沌中医学

[复制链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发表于 2023-5-11 15:3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 我一向认为做任何事,只有三步,首先第一步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次第二步再设计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第三步建立一个返匮机制。理论体系会完整说明事务之间的纵横联糸,各自定位。操作流程会让操作者按部就班,步骤清晰,防杜绝遗漏已至于不犯致命错误或少犯错误,返匮机制是针对前面实践所带来结果和预期的反差,进一步总结和改良与完善。有了这两样东西办事就方便了,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在理论体系的支撑和指导下,按着操作流程一步一步做就是了。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前面两步。以以上标准来看待当今中西医的医疗活动,不难发现,这两个方面,操作流程基本完善了,但医学体系却大不尽人意,中西医理论体系都是如此,尤其是西医,当今中医学者煙建华教授一针见血指去,尽管西医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在临床上的尴尬,暴露了西医整个医学体系上的缺陷。新冠病毒治疗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不知从何下手,只能对症治疗。与西医相比,建立在整体观上的中医在体系上是优于西医的,但同样不尽人意,因为这个体系同样是有漏的,中医流派众多,尤如乱世之战国诸候,一盘散沙。以致一部《伤寒论》竞然有三百余家的注解诠释,并且有莫衷一时的结论,这只能导致实际临床的无所适从和迷雾漫天,因此,中医学者煙建华郑重指出,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糸是中医发展复兴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因为中医自有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只有对中医学理论的相关知识必须全面深入的理解.才能在临床实践当中针对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群进行有机的归类.分析,推理,分清病情轻重缓急主次,治疗才不会失去方向和和应的程度把握。因为中医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推理,按图素骥,顺滕摸瓜过程。应当指出,当前的中医基础理论存在断层,零碎,层次不清.混乱不堪的状况,以致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缺泛体系支撑,我们的理法方药很粗糙且空虚,不能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大部份中医在临床中走捷经喜欢提倡所谓的方证应对,结果套对了自然皆大欢喜,套不对就忙然无措了。大部份中医开的方子的药味东一味,西一味,想到那味就那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没有体系理论的指导和支撑。从而失去了严密的逻辑体系,和严格的推理。然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研究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的天 赋,具体说来就是研究者需要有极其敏锐的观察能力,需要有高度的综合,总结,概括能力。需要有对抽象事物的高度感知能力。需要有严谨和准确的表达能力,这一切的一切,应该说在中医的历史中好象很少有这种全面和特殊能力的人,我在此做这项工作,除了内心的愿力,我可能多多少少,基本具备上述的各种能力,其次好在上有先贤的教诲,下有后贤的经验,站在这个肩膀之上,这个体系的建立好象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难,做为一个中医的资深研究者,我几乎把自已的一生都搭进出了,算是建立了一套基本还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实际上这套东西应当算是古今先贤的,我不过是疏理,优化整合而已,我希望有缘读到它的人抱着佛家不重先学,不轻未学的态度,因为我相信它是有价值的,我更愿望广大的中医学者能参与进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15:3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至简,气为本源
电影《一代宗师》中最后叶问对武术总结是武术是大同的千拳归一路,功夫说到底就是一横一竖,其实仼何真理学问推演到极致,其最基础,最核心的东西一定最简单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说,大道至简。而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分支,是中国文化最具体现的典范,那么溯本求源,中国传统文化推演到其源头,最基础,最核心,最简单东西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它就是一个字气。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它东西河图洛书,八卦,阳阳五行,天文地理,人事都是围绕着气展开的。于中医而言,对于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是研究气的内容,二是研究气的方法。
Screenshot_20230429_172629_Samsung Note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15: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上面这张图,如果真正领会这张图,许多中医疑惑可以迎刃而解。从这张图我们可以明白清晰的看到气的内容就两点:一是气的运动方式,中医用五行来表达,二,气的存在状态也就是它的厚薄程度和发展趋势,用三阴三阳来表达。气的运动方式和存在状态,二者完整说明气的全部内容。回到开始,套用一代宗师的台词,中医流派众多,然则千拳归一路,中医亦是大同的。中医说到底其实也就一横一竖,那一横叫五运(五行),那一竖叫六气(三阴三阳)。五运六气构成整个中医的基本框架。五运六气这四个字从宏观上概括了整个中医的内容,这就是大道至简。

气为本源,了解要点
气在中医中的地位,说有多重要,就有多重要,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所以对气的理解亦是至关重要,凭着大道至简的原则,我们从整体上简约的对气做一个总结,对气至少要理解以下几点:
[  ] —,气是中医本源的概念,孙思邈讲博极医源,中国传统文化亦非常重视溯本求源,因为源之清则流之畅,流之畅则流之远,中医溯本求源的话,推演到极致,尽头这个最基础,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气,而不是什么太极,易经,这些都是对气的说明。
[  ] 二,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庄子知北游》讲通天下一气也,万物皆气,物我皆气,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世界大同,是因为大家都是由共同的气组成。所以都是一家人,这也是当下中国追求构建人类命共同体的理论支撑。
[  ] 三,气是功能与物质的统一体,气之物质性与功能性两义如油入面合二为一,这在中医称之为形神合—,然而,近代以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80年以后,中医教材认为气只具有物质性,而不具备功能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什么是中医西化,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  ] 四,气的两种形态,一种聚集态构成固定的形态当然这固态从微观依然是运动的,一种弥散态,这是一种运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之流。这种弥散态在实际中表现为两种液态和气态,因此气的形态可以从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来理解。中医讲阳化气,阴成形。
[  ] 五,气的运动方式,从局部上讲就是聚散的杂乱无章布郎运动,从整体宏观上讲气在做循环运动,中医的术语更形象的称之为一气周流的圆运动,具体研究内容为五运,也就是五行,民国奇人王凤仪这样描述五行的重要性,能者在五行,五行不能转,能者也不能,五行如能转,不能者而能,而当下的现实是五行被束之高阁,当神明一样供起来,因为你学的是中医,离开五行你大抵也就不是中医了,所以不得不装点门面,而实则干的事,基本上也就是与五行沾点边就不错了,所以中医复兴,大抵是任重道远的,与上所述,作为中医框架梁的一横,我将会在后面重笔彩描。
[  ] 六:气的存在状况,无论作为局部之气亦或为整体之气,它的存在状况其实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指它的厚薄,气的含量多少,所含能量的强弱以及发展趋势,在中医里面相对应的专门研究概念就是六气,亦称三阳三阳,也就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在伤寒论里亦称六经,实则异名而同谓,当下中医对六经的解释可谓五化八门,莫衷一是,有经络说,症候群说,地面说,等等不一而足,这其实是缺乏溯本求源的指导,实际上六气的概念引讲到中医里面就是两个意思,一是局部而言,因为经脉是气运行的地方,不同的经络所含气的强弱不同,这样加入阴阳概念就把六经变成手足十二经脉,其二是整体的气的强弱,把它引进中医就是区分不同气团的气的机能所表现出整体的强弱,用现代的话就是人的体质强弱,所以伤寒论中六经的真正意义只有张丰强氏的六经人论和祝味菊的五段论说到点子上去了。显而易见,伤寒论中六经的意义是指后者,而非十二经络。十二经络不过是三阴三阳含义的另外引伸应用而已。所以五运六气构成了整个中医的基本框架。它是气的两大内容。
[  ] 七,中医之气的特殊之处,在《黄帝内经》里,气写作繁体字氣,这个字由两个字构成,气与米,前者为云之气,后者为刍米之气,人的机体由气构成,这个气来自于自然界的吸入之清气和水谷之精气,自然界清气和水谷之气供养着脏腑,化生气血,是人之生命机能的基础。中医用氣字取代气字,蕴含了古人对生命理解的深化,深刻体现了宇宙中气的生命气息。
[  ] 八,感应,气的研究的直接方法,所谓研究方法,其实也就是思维方式,中国古人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思维方式就感应,亦称之主客合一,心物一元其本质就是将自身融入到自然界借助自身与自然界的互渗来探讨这个宇宙的方法,感应是心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在中医四诊中尤其是切诊。它不仅是医生了解病人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医患双方的一种交流互动,现代诊疗活动中,由于现代医学的盛行,医者主要依赖听诊器,X光,cT,实验报告通过中介去感觉内容,这其实并没有错,但是过度依赖它就会弱化耳朵,鼻子,手指的感触能力,导致离开机器就无法治病,诚可叹也,
[  ] 九,道器并举,道器并行,现在学科要么是一种纯抽象的理论,比喻哲学,要么是一种具体的自然科学,比如现代西医,而中医则是它的理论象哲学一样抽象,但它并不是从抽象到抽象,而是将抽象的理论去指导具作,用现代的话说它即是一门人文学科,又是一门具体的自然学科。这在易经系辞中说得非常明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里的道是指抽象的理论,器是指具体的实物,道与器的关系,我经常用一串珠子来比喻,单个的珠子就是器,而将单个珠子串连在一起的那根绳子就道,如果没有道,那么单个珠子就不能组成一串珠子,而如果没有珠子,那根绳子也失去作用。道器并举是中医这门学科的优异性所在,它实际解決就是整体到局部,模糊到清晰,抽象到具体的一系列问题。但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中医的器发展并没有跟随着道的步伐,因此重道轻器是整个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的敝当,其次很多中医学者过分地拔高了道的地位,总认为道高器一等,其实就本来而,并没有强调道比器重要,二者的关系是一半的一半。道与器的是中医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理解这两条线对于理解中医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在这里只做过简单的介绍,详细将会在中医脏腑的构建中淡到。但究竞什么是道,什么是器,器好理解,具体的实物,而道呢,其实内经也讲得很明白,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个道就阴阳。因为重道轻器是整个传统中医的基本特征,这是时代的局限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2 19:5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中医的发展脉络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浩于煙海,即便是皓首穷经,不说读懂,那怕是圖伦吞枣,未必读得完,所以说学中医难,根本让人不知从何下手,所有的书籍都有一个同样的缺陷,就是这些著作没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用今天的话来说,大都是碎片化,断层化。中国文化本来强调纲举目张,以一贯之,举一纲而目自张,解一篇而众篇明,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未自从。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研究学习的学者古往今来可谓过江之鲫,但是能够走进去还能够走去来的人极其稀有,我们被一堆抽象而又无厘头的名词概念搞混了。剪不断,理还乱。本文不揣鄙陋,希望为中医疏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来,更希望得到高明者的指正,大家一起来,齐心协力,复兴中医。中医的发展脉络有三大特点,一是先后关系,事有先后,物有本末,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医讲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人互参,天排在人前,尽管我们也通过人来了解天,但中国先祖最先面对的是天,所以首先讨论天的规律,其次将天的规律应用到人身上来,最后将人身上的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来,解决纷繁复杂的医事活动。僻如五行,八卦,三阴三阳这些都是解释表达天的运营规律的,最后这些都应用到了人的身上。二是由上向下的发展脉络,这其实先后关系的一脉相承,由整体到局部和由宏观到微观这是近代的说法,这和由上到下的说法是一致的。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其文化心理深层给构的长久积淀,能对语言和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人结婚先拜天地,后拜父母,在夫妻对拜就是这种思维的决定模式,为什么要先拜天地,因为人是在天地相交的产物,是父母的父母,当然要先拜,还有中国人写信先是大地址,然后一级一级到最小地址的村组。这表现在中医上首先是五行配五脏,然后是五脏六腑,在然后出现了奇恒之腑的内容。在八纲上先辨阴阳,在阴阳基础上在辨表里寒热虚实。第三大特点是抽象和俱体并存。这种特点就是以形上道,和形下器为两大支柱,首先分述形上道及形下器,最后将二者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举而错之而达到天下之民,以期祟强实用,不求空谈,也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自然贯彻落实。当然就实际而然,这两条线索是交织在一起。相互说明,相辅相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2 21: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蹊经 发表于 2023-5-12 19:55
[  ] 中医的发展脉络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浩于煙海,即便是皓首穷经,不说读懂,那怕是圖伦吞枣,未必读得完 ...

一阴一阳谓之道由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最原始,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是气,而对气解释和表达的最初概念是阴阳,《内经》是说: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又说: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以本着由上至下的发展脉络,阴阳概念是气的概念的进一步发展,那么阴阳最初的含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指出:阴阳是一对名词,其本义是各表示山阜的一部份,阳代表日光照射到的一面、阴表示日光照不到的一面。所以阴阳的本义是表示部位,从汉字的构成讲,阴阳二字其偏旁之本意是指山无石者,就是一个没有石头的小山,而阴与阳就是这山阜的一部份。在《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即景乃冈,相见阴阳、观其流泉…。意思是只有太阳照到了这个山上,才可以相其阴阳,判断那边是阴那边是阳,“陽”的从日表达了这个意思“陰”之从云则表达了因云之遮拦照射不到的意思。如是阳表示有光的那一部分,阴表示无阳光的那一部分。可见阴阳的最初含义非常朴素。一点都不难懂,但是这个最初的含义却是整个阴阳概念的源头。阴阳概念的引伸延长都是由此而出。中国文化的延伸发展则由此铺开。所以要紧紧抓住一个核心的东西。阴阳同日光的有无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仼何概念都是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抽象,阴阳亦不例外。而日光的有无则其实决定了古人的全部生活实况,当阳光照耀着大地,地上就会光明温暖,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可以自由地觅食,活动。当阳光缺少的时候,大地则变得寒冷,黑暗,万物凋零,荒凉。人们的生活就受到大大限制。无食可得,甚至冻死,饿死。阳光的多少决定着万物的生长收藏,古人的打猎捕鱼与此有关,刀耕火种亦与此有关。总之阳光的多少决定着古人的生存条件。那么搞清楚太阳对地面的照射的规律,用现在的话说搞清楚大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则成了古人的迫切要求。

Screenshot_20230429_161239_Samsung Note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3 21:0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蹊经 于 2023-5-13 21:03 编辑

河图洛书八卦的出现
搞清楚太阳对地面的日光照射规律,自从河图,洛书,八卦,太极问世以来,围绕着它们的真正含义和先后顺序的破译就层出不穷,卦爻是是依据河图洛书而发明,还是河图洛数是为了配八卦而创造?八卦图是由太极图演变而来还是太极图为了解读八卦而制作。它们之间内在联系是什么?这些问题严重的困扰着很多学者,中医做为中国文化的一部份,中医哲学做为中国哲学的分支.它们有同一个源,故上面这些问题是一个绕不开,而不得不阐明的问题。况且中国文华素来强调溯本清源,本源清而流自畅。以下就是本人在广泛阅读大量材料后深入思考的一些见解。

我的探讨基于三个原则:一,任何概念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和抽象;二,符合文理和事理;三,结合当时条件下最迫切的需求,因为任何东西都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

前面讲到阳光的多少决定着古人的生存条件,那么掌握和搞清太阳对地面的照射的规律就成了古人最迫切的要求,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河图洛书八卦表达的是古人对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变化过程中,太阳光对地面照射变化的一种客观规律的认识。这应当是站得脚的,亦是十分有道理的。至于卦爻是依据河图洛书而发明,还是河图洛书为八卦而创造,这个问题其实很间单,从它们自身的面目及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就可以断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3 21: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Notes_230508_173745_b95.jpg .如上图示河图洛书显然比八卦简朴古拙。这就好比古董一样。显然河图洛书比八卦出现早,八卦出现,是在河图,洛书的后面。至于太极图,无疑它讲的是最古老的事,却是最后出现的,因为到太极的时候,中国文化已基本成熟。它是后来的学者的一种逆向思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你看它似乎没有河图,洛书的痕迹。它似乎避开了河图,与洛书其实它并没有避开,它不过是对河图与洛书八卦进了深加工,你看太极阴阳图比问图洛书更能具体,直观反映阴阳二气的变化动态。至于五行,它应当是最后出现的,因为它是前面所•有的东西的集大成者可以说中国先哲对宇宙的认识最后就定格在五行,五行是古人对宇宙认识的终结版。因此在把握与理解阴阳,河图洛书应当从两条线索入手,一条是出现的时间顺序,即阴阳→河图洛书→八卦→太极→五行。而阴阳又是贯穿这条线的始终主要概念。另一条是后世学者利用逆向思维对宇宙的初始发展进行一番大胆推理线索:即太极→阴阳→八卦→五行。简而言之就是太极→阴阳→五行。而阴阳概念又贯穿这条线的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讲阴阳概念做为一条主线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始终。它好比神话小说的混天绫把整个中国文化串接联系起来。而阴阳是由太极之元气一分为二。所以阴阳概念其本质是表达说明气的概念,气是宇宙生命构成最基本的要素,是物质与功能的一体。宇宙生命变化表现为气的流行,那么河洛之数可以看成是气数,河图洛书集中体现了气的流行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3 21: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Screenshot_20221122-213952_Baidu.jpg Screenshot_20221122-214023_Baidu.jpg

河图洛书八卦的真正内涵





河图与洛书其本质就是一致的,清代学者江永对此做了很透切的分析,河图为方图,以橫竖为区分阴阳,橫者为阳,竖者为阴,橫数9,4,3,8为阳,竖数7,6,2,1为阴,5为中数亦阴亦阳。洛书为圆图,为左右定阴阳,左边9,4,3,8,同样为阳右边7,6,2,1同样为阴。河图洛书反映的天圆地方的意思。其本质都是通过数字反映出气随着方位,时间气的•流行的变化, 在河洛模型中,奇数表示阳气,偶数表示阴气,就河图而言,奇数一居北方,三居东方,七居南方,九居西方,表示阳气始生于北方,渐长于东方,再盛于南方,鼎盛于西方,衰微并复始于北方。偶数二居南方,四居西;六居北方,八居东方.表示阴气始生于南方,渐长于西方,再盛于南方鼎盛于东方,衰微并复始于南方。
以上是易学界公认对于对于河图,洛书的认识。洛书中一与九相对、二与八相对、三与七相对,四与六相对、五与五互对,其合数皆为十,而数十应一个整体之数。从气的角度这个十属于整体一气。故应一九互含,二八互含、三七互含、四六互含、五与五互含。它们反映了整体之气的流行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21: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蹊经 于 2023-5-14 21:30 编辑

再来看八卦图





八卦中的卦爻,一与一一就是阴爻与阳爻,自古来有多种说,且莫衷一是,似无定论,其实这是后人人为复杂的结果,八卦作为一种反映日光盛弱的变化规律的工具,自然与日光离不开。正如《说文解字》曰:爻,交也。一表示天地相交,日光无阻。一一表为天地不相交,中间断开,表示地面无光,故一表示阳爻,一一表示阴爻,古人不仅定位了阴阳的概念,而且创造了阳阴的符号。八卦的卦字,由圭与卜组成,圭表示加高的土垒,卜表示观察,意即在土垒上竖一根木通过它的影子的印迹来表示观察阳光的变化规律,
u_2572530165_1688130708&amp;fm_253&amp;fmt_auto&amp;app_138&amp;f_JPEG.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180

积分

杏林新手

Rank: 2

积分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21: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蹊经 于 2023-5-14 21:41 编辑

今人田合禄老师还原了这个办法,他用这个方法将一年24节气测量到的太阳影子的数据连接起来,通过光影定位,形成了上面的太极阴阳图。利用现代的地理学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概念。冬至后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阳光由弱到强,而震卦正表示一阳生,到夏至,阳光最强,阳爻而由一爻变为乾卦的三爻,夏至后太阳向南半球移动,太阳光渐由强变弱,而阴却由弱变强,故。到冬至变为最弱,所以卦爻中巽卦中一阴爻到坤卦而变化为三阴爻,由此可见,八卦同河图洛书一样都是反映了日光随着太阳,月亮,地球三者随着时光,方位的变化规律。
河图洛书与八卦的联系及区别。
由前所述,河图洛书同八卦的本质都是一样,都是反映日光随着太阳,月亮,地球三者随着时间,方位的变化规律,从气的角度讲是反映气的流行变化规律,那么二者是否是简单的重复,亦或是八卦是河图洛书的进化版,也就是说八卦可以替代河图洛书,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将河图洛书融入八卦图中



.

由图通过对比不难看去,二者无法替代,而且各有则重,对于整气的流行变化,是两方面的互补说明,河图着重从数的角度来反映阴阳二气的变化,从坤卦至乾卦,阳气由一阳九阴,随着阳长阴消变为九阳一阴。再由乾卦至坤卦,阳气由九阳一阴又随着阳消阴长回到一阳九阴。我们看到由坤卦到乾卦,阳气由零爻变为三阳爻,反之,阴爻由三阴爻.坤卦变为零爻,乾卦与坤卦反映的是纯阳象和纯阴象,而实际这种纯阴象和纯阳象是不存在的,乾卦和坤卦只能代表阴气和阳气无限大却不能是纯阳或纯阴,而三阴爻和三阳爻是不能表达这层意思的。而与之对应的河图洛书的九阳一阴和九阴一阳却能确切的表达这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的意思。但河图络书只能反映气的流行量的变化,但反映气的变化趋势却不直观,我们看由震卦到乾卦,阳爻增长代表阴长,阴爻递减代表阴消,再由巽卦到坤卦,阴爻增加,阳爻递减,代表阴长阳消,非常清楚直观,这是河图洛书所表达不了的。由以上可知,八卦能直观反映出阳阴二气变化的趋势,河图洛书能直观反映出阴阳二气的变量。二者结合起来就能完整的反映出阴阳二气变化流行的整体状态,所以二者是不可替代而是互补,相辅相成的。后代学者将八卦看作是象,河图洛书是数。二者的结合是象数结合。由此可见,单纯的象和数都不能完整的反映出气的整体流行变化,唯有二者结合才能够完整的说明表达,这是先贤留给我们宝贵的方法论,后来由于文字的不断丰富,学者用文字进一步进行完整的补充说明,称之为议理。从而进一步将象,数,义理归纳总结为表达阐明事物之三要素,其实,象与数又何尝不是文字,淡象数,议理己在其中矣,不过比较粗糙,简陋罢了。 u_2776366122_1539791255&amp;fm_253&amp;fmt_auto&amp;app_120&amp;f_JPEG.jpeg

u_53647625_470397619&amp;fm_253&amp;fmt_auto&amp;app_138&amp;f_JPEG.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复兴讨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