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复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88|回复: 0

简论中医与民俗的关系

[复制链接]

57

主题

57

帖子

32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
发表于 2024-7-20 14: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jpg
中国传统医学是主要发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在民间执业、为民间服务的医学,民间中医自古以来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健康事业的守护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参见《李太云说中医复兴》第22-23页)
作为民间的医学,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传统民俗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试图探讨中医与中国传统民俗之间的关系。
一、民俗与医药
百度百科: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国当代民俗文化学奠基人钟敬文先生说:民俗是标志人类存在的一种文化。民俗的英语词汇是“folk lore”,意为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我个人的理解:民是民众、民间,俗是风俗、习俗、约定成俗。
民俗的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来源于民间并流行于民间;二是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特征(包括思想和行为);三是民间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并为人们长久承袭;四是对人们的行为和意识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这四点来说,中国传统医学基本上符合,所以中医本质上是不是就是一种民俗医学?)
民俗所涉及的范围及其在现实生活中所体现的主要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和村落、房屋建筑、劳动(农业林业畜牧渔猎林业手工业等)、民间技术、民间历法、民间医药、服饰、器物或工具、饮食、交通方式、交换贸易、家族和亲族、民间组织、交际活动、人生礼仪、岁时风俗、吉庆娱乐或游戏竞技、认识和观念、祭祀礼仪、巫术、宗教、伦理道德、习惯法、语言民俗、民间艺术等。可以看出,民俗所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就直接包含了民间医药。
比如人们在寻觅食物的过程中产生的“尝百草”习俗,便孕育了我国最早的本草学;比如民间从事药材采集都有自己特定的采集季节、用什么方法都相沿成习,世代相传;比如入山采挖人参至今仍保留着特殊的山规、习俗和一套带有神秘色彩的信仰、禁忌……
传统医学中很多的专业名词术语来自于俗语。比如“疰夏”“秋燥”等病证名来自气候的俗民;“百日咳”“鸬鹚咳”“鸡鸣泻”“五更泻”“鼠瘘”“狐惑病”等专业术语都是来自俗名。传统医药保健养生方面更是很多民间俗语:药补不如食补;三分治,七分养;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笑一笑,十年少;心病还须心药医;两片生姜一根葱,能治感冒和伤风……
二、文化层面的关系
中国传统医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两个方向,一是作为精英文化的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完善,一是作为世俗文化形式的民间医药技能继续发展。到近几十年则成为,一是作为体制内的精英文化的官方中医逐渐西化,一是作为继承传统中医精髓的民间中医继续挣扎苟延残喘。
我们可以看出,官方中医在往精英文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就是他们所称的“科学化”,是在主动不断的摒弃民间医药技能和民俗文化的过程,慢慢脱离中医原本的核心内涵,背离中医产生之源与存活之源,逐步西化,向西方文化靠拢。
民间中医作为世俗文化的践行者,传承民间医药技能和传统中医经典理论与从来形式,在近几十年间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迫害,从业人员规模不断萎缩,很多有效的优秀医技药方都失去传承,在西方资本集团的围追堵截中艰难生存,随时都可能消失在历史长河。
民间青草医就是一种典型的民间医药,还有遍布于乡间的各种偏方、单方草药,多种多样的治病“土方法”,甚至掺杂巫术的治法,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些医技药方一般没有成系统的书面知识体系,是各地的风俗民情的一部分。
串雅铃医的方法就有很典型的民俗特征,包括坐堂、葫芦和悬壶、药店幌子都是来自于民俗,还有关于杏林、橘井、青囊、世医、药王的说法都是民间约定俗成。
我们说中医是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实用的代表,而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其他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民俗文化的影响尤其不可轻视。
三、临床层面的关系
俗语云:藕节止血,出自庖厨;牵牛逐水,起于野老。事实上,很多中药的药效,是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认识或流传的。民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医药知识,在乡村野老中口口相传、代代沿习,保留并传承于民间。这也是现代民间中医依然流传着“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的说法的原因。这些民俗医药来源极其方便,入不得官方中医那些高大上的中医科学院研究室的台面,但是效果往往很好。
《神农本草经》收载了365种药,到《唐本草》增至850种,到北宋《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载药品1743种。这个主要原因在于唐宋时期国家进行了两次全国性的药物“普查”,大量的民间俚俗用药或药食同源的药用经验被总结出来,甚至变成道地药材。
焚香是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敬天地祖宗、拜神佛仙家、祛邪辟秽,还有焚香抚琴读书。中医从远古时期就开始应用香,到汉武帝通西域开始,香料伴随佛教从西域大量传入中原。在唐代的时候,芳香药物应用达到一个高峰。比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急症的苏合香丸。
温病学突破中医经典《伤寒论》的藩篱,其用药习惯完全迥异于经方。桑叶、桑枝、桑白皮、桑葚、桑寄生、桑螵蛸、蚕砂、僵蚕……都跟南方的蚕桑经济有关。这是南方农业生产生活习俗对医药文化的影响之一。
中医骨伤科的少林寺派,与民间流传的武术方面的少林寺派有密切关系。许多能人既习武艺,又掌握正骨治疗经验,既是技击家,也是伤科医。像清代王瑞伯、赵廷海、民国王子平、当代杜自明等人,既是拳术高手,又是骨伤名医。
因此,像正骨、推拿、气功、拔罐、热熨、熏蒸、敷贴、香佩、捏脊、点穴、泥疗、刮痧、刺血、烧蚀、火烙、灯火灼疗等疗法,很多都是长期以来作为民间医技存在于普通百姓生活之中,简便廉验。
四、社会生活层面的关系
日常生活主要是指衣食住行。
穿衣是人们物质消费生活的主要内容,衣服既可御寒,保护身体,又有装饰、美化、遮避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以必须适时穿衣,民间说“春捂秋冬”,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小儿穿“百家衣”、陕西山东等地流行穿“五毒背心”、东北人穿“乌拉”、穿蓑衣戴斗笠、女子穿抹胸、小儿穿肚兜、佩戴香囊等习俗,都有深刻的医学原理。
饮食方面,流传至今的全国范围的“补冬”习俗、道家修炼的服饵、“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全国范围的茶文化茶习俗等。居住方面,比如古代房屋设天窗的习俗、北方睡火炕的民俗、房屋坐北朝南的习俗等,比如“头对风,暖炯炯,脚对风,请郎中”“有钱不住东西房,冬不暖,夏不凉”等民间俗语都与健康有关。
岁时风俗是跟日常生活和医学高度相关的民俗。比如:春节放爆竹、喝屠苏酒,广东福建部分地区的新年赠橘,北京地区的走百病、摸丁,立春吃春盘(也称五辛盘);二月二熏虫儿;上巳节祓禊;端午节被称为“卫生节”,以艾和菖蒲插户、饮菖蒲雄黄酒、佩香囊等习俗;重阳节登高佩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立冬“补冬”“扫疥”;腊八节各地的习俗;除夕洒扫除残等习俗,大多与健康有关。
所以说,这些世俗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的风俗习惯,很多都有一定的医学逻辑,都是从健康长寿的初心出发,都是人们对人生和生活的一种美好寄望。
结论
中医不是实验室医学,它来源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应用于民间日常生活,不应该脱离普通民众,也离不开民间民俗。我们学习中医,就应该了解相关民俗。讲中华传统文化,不讲民俗不行;讲中医的产生和发展,也离不开民俗,尤其是民间中医,与民俗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有的则是民俗与医药糅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从物质生活、生产生活,到民间信仰等精神生活,民俗与医药始终相伴存在、互相影响、同步发展。(民间中医李太云,2023920-22日于御纯书院。主要参考书:周晓菲王致谱《民俗文化与中医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复兴讨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