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复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6|回复: 0

李太云医论:辨证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149

帖子

151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9
发表于 2021-10-9 16: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看我的文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经常反复强调,中医的灵魂在辨证,中医最大的优势在辨证,中医最大的难点也在辨证
一些对中医不太了解的朋友一定会问,中医最难的不是把脉吗?不,事实并不是如此。可以这么说吧,把脉这事看起来很玄,其实它一点都不神秘,只要心够静、手指指腹的感觉神经没有障碍,有人(包括古人写的书)告诉你“秘诀”,很快你就能学会。
但是辨证则不同,除了全面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与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你还需要对事物强有力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在纷繁的症状中抓住主要矛盾、将复杂的临床症状快速提炼再提炼成几个简单的“虚词”(证型)、通过疾病伪装的表象看透事物的本质与根源,并且根据这几个简单的“虚词”确定治则(治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则,包括治疗原则和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论治”。
可见辨证真的是个“技术活”,既需要大量理论知识,又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也是为什么“老中医”更吃香的原因之一。
那么,可不可以不辨证,直接施治?答案是否定的。辨证是施治的前提,没有辨证就没法施治;所有不通过辨证即施治的行为,都是违背中医基本原理与要求的耍流氓;无论外治还是内治,无论针灸推拿还是中药方剂,无论小病轻症还是危急重症、疑难杂症,都需要辨证才能施治。
一般来说,辨证准确了,治则就出来了,治则出来了,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方药)就出来了,这个病基本上就差不多了;相反,如果辨证出了偏差,甚至分析总结错了,或者没有抓住主要矛盾,那么这个时候的治则肯定就会相应的出现偏差,最后的疗效也肯定会不甚理想。
百科:什么是辩证?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辨证论治的过程,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辨证的问题,三千多年来一直在不断被研究、总结。《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是“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主要以“六经辩证”为主;清代吴鞠通主张“三焦辩证”;清代叶天士提出“卫气营血辩证”;……
针对今天普遍出现的一个病因病机,我建议可以提出并完善“痰瘀浊毒辨证”。很多常见病都与痰瘀浊毒有关,它们既是很多现代常见病(且大多是疑难病)的病因或病机产物,也是很多病证分型的参考依据和立法处方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中医应该与时俱进,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考虑在传统的诊断手段里,加入影像学、甚至包括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内容。所以,在传统的辩证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加入“中西互参辩证”。
说到这个问题,肯定又会有人要说,只有对自己医术不够自信的人,才会借助西医诊断方法。我的观点还是那句话,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不是西医所特有,中医也可以加以利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承认并认识到,中医的“四诊”诊断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并不能百分之百准确诊断所有问题,即使再高明的国家泰斗级老中医也不例外。所以,固步自封、甚至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态度非常不可取!
我在《审视中医》一文中曾讨论过这个问题,至今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始终认为,我们中医人应该有一个自信的底气、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胸怀,不断学习、引进和使用现代科学的成果,以促使中医不断守正创新发展。
我们需要坚持的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而不是纠结于诊断治疗手段;手段是为思想服务的,只要你有正确的传统中医思维,世间一切医学方法手段皆可为你使用!
所以在我看来,过度的排斥现代科学,反而是一种过于盲目自信的自负、或对中医缺乏信心的自卑。
从纯医学的角度来看,往小了说,感冒、咳嗽需要辩证,胃痛、腰痛也需要辩证;往大了说,新冠肺炎需要辨证,糖尿病、高血压也需要辨证,癌病更需要辨证。
但是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一句话,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孙思邈语)。对于治病防病需要辩证,医人救命也需要“辩证”,治国医世更需要“辨证”。
2018年初,本人曾写下一篇《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常宁——我给一位叫“常宁”的姑娘看病》,为我的家乡常宁市“把脉看诊”并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后来这篇文章被打印出来,拿到市委常务会议上讨论。
国家每年一次的“两会”,我们可以看成是对我们的国家进行“会诊”,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辨证施治”。《论治国理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看成是对一个国家“辨证论治”的“医案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复兴讨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